【国外展会信息网】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展记录那些经历地震后顽强的国人,而随着最近一次新西兰地震的发生,这一次中国驻新西兰领事馆的卓越表现相信在未来也将被收录在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展会中,成为日后被人传颂的佳话。同时,这里也希望仍在新西兰的华侨华人们都能够安全的度过这一困难的时期。
新西兰展会记录地震后的华人坚强不息的精神
《域外拾珍—1842-2016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影像展》通过100余幅图片回顾了在新西兰的华侨华人发展历史,再现了170多年华侨华人在新西兰谋求发展,逐渐融入社会,并经历了新西兰地震等磨难,最终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发展历程。以多位华人移民在新西兰生活的故事,反映华侨华人栉风沐雨,在新西兰地震中勇往直前,砥砺前行的不屈精神。
我们可以从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展中看到,1842年第一位广东籍船员黄鹤廷抵达尼尔森,开启了中国人移民新西兰的历史篇章。早年他们以开采矿山、种植果菜、开洗衣店、经营餐馆为生。斗转星移,世事变迁,今天在新西兰的华侨华人,活跃于当地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商业、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在此次新西兰地震中我们的华侨华人也发挥出中国民族的伟大精神,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一同克服地震带来的伤害。
在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展的开幕式上,黄纪凯馆长指出,新西兰的华人,不仅了解新西兰的政治、经济、文化,也保持传承着中华文化,他们是增进中新两国人民相互了解、促进中新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是为了纪念第一批华工到达新西兰150周年,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新西兰的华人和新西兰。希望可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体验感受早年华人在新西兰的发展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