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会信息网 展会信息】近日,第21届香港国际影视展(FILMART)正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如火如荼举行着。该影视展是国际影视首要商贸平台,一连举办四日(3月13日至16日),今年更是成功吸引来自35个国家以及地区超过800家公司参展。大会在展览期间安排多场专题研讨会以及论坛,多位重量级业界人士担任演讲者,分享建议。在研讨会上专家指出要聚焦影片质量、重视互联网平台以及网络付费电影的前景。

专家齐聚香港国际影视展 研讨中国影视发展创新格局
研讨会主持凤凰卫视姜声扬引用数据指出,内地虽然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实际上,2016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同比去年仅上升3.4%。有别于过去双位数的高速增长,他借此指出此次研讨会的焦点:“这是良性调整,还是内地电影业者的挑战?”
嘉映影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宏表示,在2017至2019年间将有10部电影上映。嘉映影业曾投资中国多部优秀电影,例如《南京南京》、《赵氏孤儿》等等。覃董还指出内地票房由2004年的约9亿人民币起步,截至2016年已增长至400亿元,故进入良性调整也属于正常现象。他强调,内地电影也应该认真提升电影素质,尤其在内容方面,不宜粗制滥造。
未来3年投资超过60个电影项目的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其总经理蒋德福也认同覃宏的看法。内地票房高速增长,但在电影制作管理以及电影人面对急速发展的心理素质,都需要调整。他说:“市场并没有萎缩,观众人数正在增加,只是不如以往一样双位数增长,但也正好让同行齐谋新出路。”
福建恒业影业发行超过80部影片,该公司的总裁陈辉提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市场及观众都较以往成熟,也只有具有质量的电影才能吸引观众入场。
中影国际董事总经理唐季礼表示,中外合拍片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有正面帮助,尤其是科技的进步有助扩展导演的思维空间,制作更具规模的电影。他更指出,内地年轻人喜欢上网付费看电影,对整体票房多少有影响。他引述统计指出,目前内地约七成票房来自二三线城市,并以女性观众居多。
北京淘梦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及创始人阴超认为,随着电子付费模式在内地逐渐成熟,网上付费看电影已成为年轻人的新趋势。他表示,付费电影是观看6分钟之后才开始收费的,去年这方面的票房收入约15亿元,只等于2004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但以内地现在约5亿视频用户,平均每人两个账号,消费200元计,将是200亿元的市场。他强调:“网络电影的题材要符合观众口味,内容要创新及有趣,而网络制作亦为年轻人创作提供一个新平台。”
覃宏又指出,网络付费电影带来新商机,以往只是简单卖版权,当年《南京南京》以60万元卖给搜狐,去年《使徒行者》卖4,000万元都算少,因为票房达6亿元。他提到,虽然内地视频网络数目增加,令影片版权费收入上涨,但同时网络观众对内容品质要求也高,因此,挑战是如何把网剧内容结合电影口味,而并非把票房高的电影,改成网剧便能保证成功。
蒋德福补充说,网络为小成本电影提供新出路,尤其是院线同期排片数目有限。他认为优秀的小成本电影或许能在网络平台找到生存空间。他也告诉电影人要紧跟潮流趋势:“有个别导演排片很慢,可能筹划到完成拍摄需几年,但潮流走得急,几年后,观众口味或已改变。”
蒋德福非常看好互联网这个宣传平台:“以往影片上映,演员需要到不同城市做推广,但他们档期紧凑,最多只能去几个。但我们早前在网上办《长城》的首映礼,在线互动的网络观众超过2,000万,可见其发展潜力,这也可以带来新的营销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