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会信息网 市场分析】政策调整,法规趋严,补贴大幅下降,2017年市场将深度调整。新政对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影响最大的有两条:其一、补贴大幅退坡,地方补贴不得高于国补的50%;其二、对于纯电动车型增加系统能量密度要求,高于120Wh/kg给予1.1倍补贴。
2017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猜想
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为政策主导,市场化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地方保护难以破除,不合规合法的车型泛滥,合法合规的车型成本高、性能局限的情况并未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及使用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新能源积分政策尚未实施。在此情况下,如何面对补贴大幅退坡,2017年市场将会有何变化?将如何应对?值得我们去思考、猜想。
1、涨价还是不涨价,这是个问题!
单车补贴最多降低4.4万元,对于总价20多万的车型来讲并不是小数目,当前车企应该还没有如此高的利润水平。如果保持2016年售价不变,大部分车型应该处在亏损状态,肯定难以持续,降成本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如果涨价保证不亏损,消费者心理上能不能接受?
2、市场化的突破口在哪里?
补贴政策调整后,地方购买补贴支持力度大幅减少,地方市场差异化程度相对减小。鉴于国内汽车市场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及新能源汽车的特殊属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区域性特征会长期存在。和发达国家汽车市场不同,我们尚处于汽车大量普及的阶段,在大部分区域性价比、功能性需求尚为主要需求,汽车文化尚未形成,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多停留在代步工具阶段,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认识更加缺乏。
3、低速电动车的未来?
低速电动车一个词概括就是“三轮升级”,新能源乘用车显然是传统乘用车的升级,都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为什么低速电动车不被认可?不依赖补贴,不存在充电问题,依靠市场内生力量快速增长,这些都没毛病。问题主要还是分类管理、制定相关标准法规,规范路权管理,提升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