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类电子市场特点
2. 美国市场法规健全、行业协会左右市场
美国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政府对企业的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很少限制,但对各行各业产品外贸进出口、以及批发、零售均有极为详尽的法规与执照要求,而且执法 十分严厉。尤其在商标、环保、安全、税务、劳工方面。因此在美国从事商务不但必须学**了介,依法办事,而且最好请专业人士来处理,千万不可自以为是,套用在中国大陆的**惯。企业在美从事贸易要聘请律师作法律顾问、也要有会计师邦助处理公司税务,以免误触法规。
美国各行各业都有协会,美国的行业协会作用相当大,可以左右政府决策与市场。他们为保护本行业利益,游说政府制订有利的政策,为行业发展举办各类研 讨会,为开拓市场组织展览,出版杂志,向会员提供市场资讯。美国一些行业性法规也往往都是这些协会提出与起草的,比如很多产品的反倾销法案。因此中国企业 与产品要进入美国,不但要研究对应的行业协会,还应该加入这些行业协会,参加美国行业协会很容易,交纳会费就能享受相应权益。美国行业协会对会员的服务意识很强。对一些企业而言,成为行业协会会员表示是这个圈子内的人,比较容易被客户认可,尤其是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着名协会。
3. 美国市场重质量,讲品牌,尤其重视产品安全
美国市场对产品质量的含意己扩展为广义的,并不局限于一般的产品用途,技术指标与规格,他们认为这些是产品进入市场本来就应该符合的。他们还将产品的包装 质量、产品使用说明质量、尤其是售后服务质量也纳入质量含意之中。而这些往往正是中国企业不太重视的。因此,中国企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应该有更深的认识。
美国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认可度极深,因为品牌很全面的包含了他们对质量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比较准确的表示了自己的消费层次,所以他们较多购买有品牌的产品,也愿意付更多的钱。
美国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销商还要对其商品承担责任险,商家稍不注意就会吃巨额赔偿官司。所以,美国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都非常严格,各种产品的标签、包装、 说明都要附合美国市埸要求,以分清责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安全标准,如电子产品要附合UL标准。
4. 高度依赖中国进口商品
对美国而言,中国是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众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若美国针对这些商品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措施,美国消费者利益将会受损。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825种商品的数额比其他所有国家的供应总额还要高。这些商品的总价值约为3000亿美元,其中最重要的商品是手机。尽管美国消费者可以选择购买其他国家生产的上述商品,但随之而来的产品价格攀升和多样性萎缩将对消费者福利造成巨大损害。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中,83种商品的总值占美国该类商品进口总数额的90%或以上;2015年,这83种商品的总值为560亿美元。其中最重要的产品是笔记本电脑。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笔记本电脑总值达370亿美元,占美国笔记本电脑进口总值的93%。中国对美国出口的10种电子产品总值占该类产品进口总值的90%以上。对这些产品而言,中国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太高,因此,美国要更换主要进口国并非易事。
5. 消费季节性强
季节性强,通常分为春季,夏季和节日季,每个季节都有商品换季的销售**。特别是感恩节,圣诞节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