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国际展会综合服务平台-外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展百科 > 市场分析

热门展会

国内外巨头争抢千亿共享汽车市场

时间:2017-03-31 09:58:32 来源:外展网 浏览:

2017共享汽车<a href=http://www.yshows.cn/zixun/shicha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市场分析</a>

2017共享汽车市场分析

共享出行成为投资风口

共享经济利好政策叠加巨大的市场需求,共享汽车正在成为投资风口。国内外汽车巨头纷纷布局共享汽车,各路资金竞相进入,共享汽车从产品、资金到应用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共享经济为消费群体普遍接受的状态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将迸发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尤其在交通压力巨大的城市,通过有效整合社会零散汽车资源,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不仅能够缓解城市交通,还能够解决城市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停车用车难问题。

国际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认为,汽车共享出行(主要包括租车和网约车两种业态)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直接需求将由2015年的816万次/天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3700万次/天,对应市场容量有望增长至3800亿元/年。“我们预测汽车共享出行的潜在需求在2018年有望达到1.6亿次/天,对应潜在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万亿元。”罗兰贝格在上述报告中预测共享汽车的火热趋势难以阻挡。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在京联合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交通出行2038亿元,同比增长104%。与互联网行业投融资相对趋冷的大环境不同,分享经济企业融资规模继续保持大幅扩张。2016年分享经济融资规模约 1710亿元,同比增长130%,其中交通出行领域分享经济的融资规模为7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

不同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是重资产行业,每个平台前期仅车辆采购动辄就需上亿投入。共享汽车背后除了资本大鳄,汽车制造企业也没有袖手旁观。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个人市场销售局面受困于充电难、续航短、价格贵等因素。通过共享汽车模式,由运营方解决充电、续航、价格等问题,可最大限度消除人们对电动汽车的使用顾虑。

行业发展仍面临重重挑战

共享汽车虽然受到许多人追捧,但是,不同于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行业门槛较高,企业市场规模易受车辆、牌照等各种资源影响,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

首先,共享汽车的成本高企。由于车辆采购成本高,一些共享汽车平台投入汽车数量少、网点少,用户还车取车不方便,难以形成规模。不同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面临停车成本问题,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一辆车仅停车月租成本少则四五百元,高则上千元。由于专用车位稀缺,有些平台甚至暂时无法实现异地还车。这意味着,在某些网点租车,也必在原来的网点还车,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费人群。

其次,共享汽车大多使用新能源汽车,因此充电桩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共享汽车的发展。不少企业认为,购车资金问题还能想办法解决,但布局网点难于上青天。电动汽车需配备建有充电桩的专用车位,由于充电桩还不普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面临着里程焦虑和充电难题,车辆的调度、充电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加大了平台的运维成本。加之充电桩的建设成本高,目前的充电桩大多分布在商场、酒店、社区、机关大院等,与之匹配的车位权属分散,共享汽车运营公司与车位业主洽谈合作比较困难,但是没有充裕的车位,共享汽车平台就无法增加网点。

第三,在北上广深等限牌城市,越来越稀缺的新能源汽车资质牌照,也是制约共享汽车扩大规模的一大障碍。一度用车CEO王杨就表示,目前新能源分时租赁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牌照,比如2016年,受制于机动车牌照发放总量控制,北京市仅下发了2000个分时租赁小客车的经营指标,共有5家企业分得该指标。

共享汽车市场是块巨大的蛋糕,但是如何消化它仍需要很长的时间。3月10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企业友友用车宣布停止运营,称停运的直接原因是“之前签署的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虽然友友用车的车辆运营效率称得上是业界优秀,但仍难逃关门的命运,这给刚刚起步的共享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共享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将它纳入公共交通体系,给予政策扶持和资源配套支持,共享汽车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热门展会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